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設立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是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推動重大任務落實的重要制度安排。制定出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進一步規范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職責和運行,對于發揮好對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職能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強調,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要準確把握職責定位,堅持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對重大工作實施更為有效的統領和協調,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要深入調查研究,提升決策議事質效,提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務求實效。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
來源:新華社
轉載: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全體村民回信,對他們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在回信中說,看到來信,想起4年前的嘎拉村之行,漂亮整潔的村莊、熱情淳樸的村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得知這幾年村里又有新變化,鄉親們的收入增加了,為你們高興。
習近平強調,大家在信里說得好,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希望你們在黨的興邊富民好政策引領下,切實維護好民族團結,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護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為建設繁榮穩固的祖國邊疆貢獻力量。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曾到嘎拉村看望慰問村民群眾。嘎拉村因山野桃花而聞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該村近年來在發展鄉村旅游、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嘎拉村全體村民近日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村里發展變化情況,表達感恩奮進、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決心。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全體村民:
看到來信,想起4年前的嘎拉村之行,漂亮整潔的村莊、熱情淳樸的村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得知這幾年村里又有新變化,鄉親們的收入增加了,為你們高興。
大家在信里說得好,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希望你們在黨的興邊富民好政策引領下,切實維護好民族團結,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護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為建設繁榮穩固的祖國邊疆貢獻力量。
習近平
2025年6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轉載: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2025年6月17日,阿斯塔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托卡耶夫總統,
各位同事,朋友們:
很高興來到美麗的阿斯塔納,和大家共同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感謝托卡耶夫總統和哈薩克斯坦政府的熱情周到安排。
兩年前,我們相聚中國西安,共同擘畫了中國中亞合作的“西安愿景”。我們一起栽下的6棵石榴樹,已經花滿枝頭,象征著六國合作欣欣向榮。
兩年來,中國同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貿易額增長35%,產業投資、綠色礦產、科技創新等合作積極推進。中方提供的一攬子金融支持項目正在全面落實。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光伏等中國產品走進中亞,蜂蜜、水果、小麥、禽肉等中亞農產品豐富了中國老百姓的餐桌。
兩年來,中吉烏鐵路項目正式啟動,中哈第三條鐵路規劃穩步推進,中塔公路二期修復進展順利,中土能源合作穩步開展。越來越多中國城市開通中亞班列,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提質擴容,綠色產業、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成為雙方合作新的增長點,跨境電商、在線教育等新模式新業態惠及中國和中亞國家廣大人民。
兩年來,中國和中亞國家互設文化中心、開設中國高校分校和魯班工坊等取得進展,中哈、中烏實現互免簽證,去年僅中哈人員往來就超過120萬人次。中亞國家旅游年、文化年、藝術節在中國廣受歡迎,《山海情》、《我的阿勒泰》等中國影視作品走紅中亞,中國-中亞人文旅游班列成功開行。今天,我們將見證中國同中亞友城突破100對。
兩年來,中國-中亞機制建立起13個部級合作平臺,秘書處全面運行,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我欣喜地看到,從千年古都西安到草原明珠阿斯塔納,從黃海之濱到里海之畔,從天山南北到帕米爾高原,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共識全面落地,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友誼之花越開越燦爛。
同事們、朋友們!
我們的合作根植于兩千多年的友好往來,鞏固于建交30多年的團結互信,發展于新時代以來的開放共贏。在長期實踐中,我們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的“中國-中亞精神”。
——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國家不分大小一視同仁,有事大家商量著辦,協商一致作決策。
——堅持深化互信、同聲相應,堅定支持彼此維護國家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不做任何損害彼此核心利益的事。
——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互為優先伙伴,互予發展機遇,兼顧各方利益,實現多贏共生。
——堅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支持彼此走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辦好自己的事情,合力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
“中國-中亞精神”為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要始終秉持,不斷發揚光大。
同事們、朋友們!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唯有不移公平正義之心、不墜互利共贏之志,才能維護世界和平、實現共同發展。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注定傷人害己。
我一貫主張,歷史不能倒退,應當向前;世界不能分裂,應當團結;人類不能回到叢林法則,應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年前,我們共同宣布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為六國凝聚共識、克服挑戰、共謀發展指明了目標和方向。我們要以“中國-中亞精神”為引領,以更加進取的姿態和更加務實的舉措加強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朝著命運共同體目標砥礪前行。
一要堅守彼此信賴、相互支持的團結初心。中方始終視中亞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理念方針,同中亞國家平等相交、真誠相待,永遠親望親好、鄰望鄰好。
今天,我們將共同簽署永久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以法律形式將世代友好的原則固定下來。這是六國關系史上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創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二要優化務實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布局。我們商定2025至2026年為“中國中亞合作高質量發展年”。要聚焦貿易暢通、產業投資、互聯互通、綠色礦產、農業現代化、人員往來等,實施更多具體項目,力爭盡快實現早期收獲。
中方愿同中亞國家共享發展經驗和最新技術成果,促進數字基礎設施聯通,加強人工智能合作,培育新質生產力。
為促進相關合作,中方決定在中國中亞合作框架內建立減貧、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和貿易暢通合作平臺。中方愿在今年向中亞國家提供15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用于實施各國關注的民生和發展項目;愿在未來兩年向中亞國家提供3000個培訓名額。
三要打造和平安寧、休戚與共的安全格局。我們要加強地區安全治理,持續深化執法安全合作,攜手防范和抵御極端思想,堅決打擊“三股勢力”,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中方支持中亞國家為實現國防和執法安全現代化所作努力,愿為各國打擊恐怖主義和跨國有組織犯罪、維護網絡和生物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實施更多平安城市項目和聯演聯訓合作。
阿富汗是我們的近鄰。我們要加強協作,幫助阿富汗提升自主發展能力,早日實現和平穩定和重建發展。
四要拉緊同心同德、相知相親的人文紐帶。中方將加強同中亞國家立法機構、政黨、婦女、青年、媒體、智庫等合作,深入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分享綠色發展、減貧、反腐敗等經驗。
中方愿在中亞開設更多文化中心、高校分校、魯班工坊,在中國高校增設中亞語言專業,繼續實施好“中國-中亞技術技能提升計劃”,為中亞各國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中方支持深化中國中亞地方合作,以友城交往為橋梁,以人文交流為抓手,共同打造從中央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從毗鄰地區到更廣區域的“心聯通”格局。
希望今天通過的人員往來便利化舉措盡快落地見效,使六國民眾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越走越親。
五要維護公正合理、平等有序的國際秩序。中方支持中亞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愿同各方攜手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積極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中國同中亞地區人民相互支持、同甘共苦,共同為人類正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要弘揚正確歷史觀,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為世界和平和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
同事們、朋友們!
當前,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愿同中亞國家開展更高質量合作,深化利益融合,實現共同發展。
同事們、朋友們!
中國先賢講:“兼相愛,交相利。”中亞也有句諺語:“和睦與團結就是幸福與財富。”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弘揚“中國-中亞精神”,錨定命運共同體目標,推動中國中亞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謝謝大家。
?
來源:新華社
轉載: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當地時間6月16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阿斯塔納,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邀請,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
習近平抵達阿斯塔納納扎爾巴耶夫國際機場時,托卡耶夫總統率總統辦公廳主任達杰拜、副總理兼外長努爾特列烏、總統外事顧問卡濟漢、阿斯塔納市長卡瑟姆別克等高級官員熱情迎接。
在機場貴賓樓內,兩國元首共同欣賞哈薩克斯坦少年兒童的文藝表演。
?
來源:央視新聞
轉載: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