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集體婚禮與幸福婚姻
以“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萬人集體婚禮將于9月22日舉辦,寓意萬千家庭共慶新中國華誕,祖國見證每一個家庭幸福時刻。這一盛大活動對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婚事新辦簡辦,反對高價彩禮,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形成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等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全國婦聯聯袂國家民委、民政部、農業農村部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四個部委將于9月22日舉辦以“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萬人集體婚禮,這既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一場盛大活動,又是新時代中國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既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青年人的情感和婚姻生活的高度重視和深情關懷,又抒發了即將走上紅地毯的一代新人的家國情懷和對黨對祖國的熱愛與感激之情。
集體婚禮的歷史變遷
重視婚姻和以一定儀式適時走進婚姻關系是中華優秀傳統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相傳中國最早的婚姻關系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約”開始,在周代就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
集體婚禮并不是西風東漸的舶來品,早在東漢初年,九真郡太守任延就舉辦了史上第一場集體婚禮。鑒于當時轄區還沒有婚配的規制,任延便下發文書,要求各個地方官吏登記轄區內的適婚男女,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結婚對象,經過官吏和民眾的共同努力,大約有兩千對適齡男女愿意牽手成婚。任延特意找了個黃道吉日,在九真郡太守門前,為新人舉行了集體婚禮。這場婚禮既改進了當地的民風民俗,又傳播了漢族的先進文化,在我國婚嫁發展史上開了一個具有文明意義的先例。
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第一部婚姻法的出臺,集體婚禮也在移風易俗中得到發揚光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后,黨和國家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集體婚禮因其倡導的健康婚姻價值觀和理性婚慶消費觀,更為廣大適齡青年所喜聞樂見,成為新時代我國婚姻家庭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與過往的集體婚禮相比,9月22日將要舉辦的這場集體婚禮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全國性和公益性,這場婚禮由全國婦聯和相關國家部委出面舉辦,而且還是跨區域的北京主會場和各地分會場聯合慶典;二是規模最大,屆時將有5000對新人一起走上紅地毯,接受全國人民的共同祝福;三是以“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為主題,寓意萬千家庭共慶新中國華誕,祖國見證每一個家庭幸福時刻,既體現了黨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的發展理念,又表達了年輕人追求愛情、向往婚姻、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四是把集體婚禮的社會效應從推進移風易俗,擴展到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為推動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形成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提高提出倡議和作出貢獻。
集體婚禮的時代意義
舉辦“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2024年全國萬人集體婚禮,蘊含著許多值得深入探析和宣傳的重要意義,概括起來,以下幾個方面尤其突出:
第一,彰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的中國共產黨立黨宗旨的政治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萬人集體婚禮是在黨的領導下,國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特別是適齡年輕人對婚姻家庭建設新期盼新需求的具體行動,是通過認真研究婚姻家庭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后作出的重要舉措。“家國同慶 見證幸福”意味著婚姻不僅僅是個人、家庭的大事,更是需要全國人民一起共建共享的國家大事。它還意味著讓適齡人口順利走進婚姻、家庭幸福是黨為人民謀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擺在黨的中心工作議事日程上。
第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精神的實踐意義。《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是指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根本遵循,我們不僅要深入學習領會,還要把學習收獲轉化為積極的婚姻家庭生活實踐。萬人集體婚禮就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設計和推出的重要實踐方案,不僅突出展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婚姻家庭的久遠傳統,而且還十分有利于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使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第三,傳承賡續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家文化的歷史意義。回望中華文明五千年,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有著深厚的家庭情結,始終通過婚姻家庭生活的積極實踐,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國家的繁榮富強,釋放和發揮婚姻家庭的社會功能和文明作用。不論當年是出于對婚姻的重視和規制,還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婚姻模式的變遷和優化,集體婚禮都在這漫長的文明過程中展示自己的獨特風采和引領作用。萬人集體婚禮顯然會激活深藏在中國人心中的婚姻家庭情結,在回溯父輩延續下來的中華優秀傳統家文化中,與當前的現實境況有效對接,用傳統的力量和智慧,實現從原生家庭到自建家庭的生命周期順利轉換,為中華優秀傳統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作出年輕一代應有的貢獻。
放大集體婚禮的幸福
為了圓滿地達到舉辦這場萬人集體婚禮的美好初衷,將5000對新人喜結良緣的幸福放大為家國同賀的家庭文明進行曲,放大為更多年輕人共同沐浴的真愛洗禮,有幾個方面的工作是可以拓展的:
第一,要利用各種方式廣而告之。通過婚禮前的預告和宣傳、報名的儀式感提升和對當事人的報道,讓集體婚禮的喜訊走進城鄉社區和千家萬戶,放大萬人集體婚禮的時間效應和社會影響。舉辦時要邀請雙方父母蒞臨現場,既集體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讓父母接受一場新時代婚禮的文明教育,成為支持和推動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形成的一股中堅力量。還要吸引更多的適齡年輕人到現場或在線上感受萬人同誓的浪漫和神圣。
第二,建議在萬人集體婚禮日前后舉辦新時代婚姻文明活動周,緊緊圍繞傳播新時代婚姻新觀念、唱響婚姻文明主旋律的主題,邀請先前參加過集體婚禮的當事人講述他們的美好故事,組織婚戀專家學者和專業工作者從多個學科角度進行集體婚禮、婚姻價值和婚后幸福的演講和討論,安排具有婚姻正能量和正向引導作用的影視作品展播和戲劇劇目展演,以及動員政府相關部門和有關社會組織集結力量和資源做好與婚姻家庭有關的政策解讀和公益服務,為萬人集體婚禮造勢,擴大婚禮的輻射效應。
第三,要重視對這場集體婚禮當事人的婚姻愛護、婚后跟蹤和社會示范,在他們的配合下,深入了解婚后生活的進程和質量,評估集體婚禮對他們婚后夫妻關系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及時為他們提供與婚姻家庭相關的政策支持和咨詢服務,不斷增加婚姻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