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孩子的視力
作者:王凱 李巖 著? ? ? ? ??定價:49.8元? ? ? ? ??書號:ISBN 978-7-5127-2148-7? ? ? ? ??出版日期:2022年8月? ? ? ? ??適合人群:廣大讀者
【內容簡介】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我國中小學生在長達半年的時間內都通過網絡課堂進行日常學習,由此導致的青少年視力下降問題進一步凸顯,青少年近視防控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本書作者北京大學視光中心主任醫生王凱,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和青少年近視防控科普工作的積累,以及我國最新頒布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的要求,介紹了我國青少年的近視現狀、近視的表現及危害、導致近視的原因、近視的防控措施、如何讀懂近視篩查報告、青少年近視的常見誤區與疑問等,旨在向廣大家長和孩子普及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相關知識。本書圖文并茂,版式輕松活潑,語言淺顯易懂,既適合家長閱讀,也適合作為孩子的科普讀物,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近視防控的重要性,自覺自發養成愛眼護眼的好習慣。
【名人推薦】
《“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指出,近視防控要抓早、抓小,要讓人們樹立從小、趁早干預的眼健康理念。眼健康貫穿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要從兒童發展發育的關鍵期、敏感期著手,及早發現、解決問題,強化預防保健。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各位小朋友及家長,真心希望大家養成用眼、護眼的好習慣,保護好視力。
——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專家宣講團團長 瞿佳
近視防控工作簡單來講就是三個字——篩、防、控,即篩查近視高危兒童、預防近視發生、控制近視進展速度、防治近視相關并發癥。從防控目標而言,則是要讓沒有近視的人不發生近視或者推遲近視的發生,幫助已經發生近視的兒童青少年控制近視進展速度。因此,傳播正確的近視科普知識尤為重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希望各位家長、老師以及衛生教育從業者們,都能從此書中學習到正確的近視防控知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執行院長 趙明威
這些年,山東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健康中國,從娃娃抓起”的理念,研發建立了從0歲到終老的“生命周期眼健康系統”。實踐證明,山東省兒童青少年全周期近視防控新模式行之有效,特色鮮明,不但科學、安全、有效,而且可推廣、可復制。在“山東模式”中,宣傳普及科普知識是舉足輕重的一環!這本書凝結了兩位資深眼視光臨床醫生的臨床經驗,可謂各位希望控制好孩子近視進展的家長的必備工具書。
——國家衛生健康委防盲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山東省兒童青少年健康與近視防控研究院院長 畢宏生
【編輯推薦】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學教授寫給家長的兒童近視防控指南;一本書讀懂近視、遠視、散光、斜視等兒童眼健康問題;拯救孩子的視力,從孩子出生就要開始;給孩子一雙好眼睛,給孩子一個好未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醫師王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眼視光中心副主任李巖聯袂創作。20多年眼視光臨床經驗,教你科學管理孩子的眼部健康,讓孩子不近視、遲近視、少近視。
【作者簡介】
王凱,北京大學醫學部眼科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眼視光學院博士后、訪問學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助理。北京眼視光學會副會長,國家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眼視光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分會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眼視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視覺健康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眼屈光臨床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SCI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長期致力于青少年近視防控科普工作,兼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嘉賓主持人。
李巖,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副主任,主任視光師。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技師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國家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視光產業分會副會長,北京眼視光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市眼鏡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臨床技師分會常委。國家衛健委全國兒童近視防控督導組成員、國家衛健委0~6歲兒童視力篩查培訓講師。長期從事眼健康管理及眼視光信息化建設管理工作,擁有20多年視光臨床經驗,擅長兒童檢影驗光、各類疑難屈光不正(如高度參差、斜弱視等)的科學矯治及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管理。曾組織編寫《有陽光 有未來·防控近視科普常識》《醫療機構在感染性眼表疾病屈光檢查中的感染控制》等,曾參與編寫《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關鍵適宜技術》《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監測技術規范》等。在SCI及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數十篇。